- 卷一 滦阳消夏录一 免费
- 卷二 滦阳消夏录二 免费
- 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 免费
- 卷四 滦阳消夏录四 免费
- 卷五 滦阳消夏录五 免费
- 卷六 滦阳消夏录六 免费
- 卷七 如是我闻一 免费
- 卷八 如是我闻二 免费
- 卷九 如是我闻三 免费
- 卷十 如是我闻四 免费
- 卷十一 槐西杂志一 免费
- 卷十二 槐西杂志二 免费
- 卷十三 槐西杂志三 免费
- 卷十四 槐西杂志四 免费
- 卷十五 姑妄听之一 免费
- 卷十六 姑妄听之二 免费
- 卷十七 姑妄听之三 免费
- 卷十八 姑妄听之四 免费
- 卷十九 滦阳续录一 免费
- 卷二十 滦阳续录二 免费
- 卷二十一 滦阳续录三 免费
- 卷二十二 滦阳续录四 免费
- 卷二十三 滦阳续录五 免费
- 卷二十四 滦阳续录六 免费
- 附:纪汝佶六则 免费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作品简介
《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全书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如第一章中对几类主要的狐形象进行描写,体现狐世界的秩序和规范;第二章写纪昀构建狐世界的叙事手法;第三章写纪昀创作狐故事的原因。在结语中,纪昀肯定了狐故事的艺术价值,并将其与以往及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指出其情理内涵和叙事语言、故事安排上的特点,总结小说创作受到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及表现。
书中记述若真若假,旨在藉由这些志怪的描写来折射出当时官场腐朽昏暗堕落之百态,进而反对宋儒的空谈性理疏于实践之理气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伪矫作卑鄙,旁敲侧击的揭露社会人心贪婪枉法及保守迷信。不过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悲惨境遇的生活,纪昀在笔调中也表达出深刻的同情与悲悯,在每则故事结尾处作者总是会来那么几句短语,以衡平的语气来评断其故事来龙去脉理事曲直之所在或其有否通情达理之处地,此些评后语却也总是耐人寻味。
原序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社酒社,夸名士风流。是以退食之余,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滦阳消夏录等五书俶诡奇谲无所不载,洸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虽先生之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
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
郑序
河间纪文达公。久在馆阁。鸿文巨制。称一代手笔。或言公喜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今观公所署笔记。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渭是非不谬于圣人者与!虽小说,犹正史也。公自云。“不颠是非如(碧云霞)。”。不挟恩怨如(周秦行纪),不描摹才子佳人如《会真记》。不绘画横陈如(秘辛),冀不见摈于君子。”盖犹公之谦词耳。公之孙树馥、来宦岭南。从索是书者众。因重浸板,树馥醇谨有学识。能其官、不堕其家风云。
道光十五年乙末春日。龙溪郑开僖识。
纪昀 诗二首
千生心力坐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以东坡。
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
传语洛闰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观弈道人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