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子全传》[明朝]作者:杨尔曾
0 4
《韩湘子全传》[明朝]作者:杨尔曾_全集在线阅读 杨尔曾
分类:古典小說類 | 收藏:0 | 评论:0 | 更新:2024-05-09 03:07:26 | 人气:0
又名《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作者:明·钱塘雉衡山人编次(杨尔曾,字圣曾,又号夷白主人),书叙汉丞相安抚生女灵灵有才貌。及长择婿,欲其封一品夫人,愿嫁首相为继室。汉帝欲赐婚皇侄,亦封一品,安抚坚不允。帝怒,罢职发配。灵灵被强婚摔不动,郁郁而死,投生为白鹤,摔不动转世为香獐,均在雉衡山修炼,已历数百年。至唐宪宗时,白鹤受钟离权、吕岩点化,投生为昌黎县韩会之子,乳名湘子。

免费阅读 加入书架 打赏作者

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

       又名《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

       作者:明·钱塘雉衡山人编次(杨尔曾,字圣曾,又号夷白主人)


      《韩湘子全传》(又名《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韩昌黎全传》《韩湘子得道》《韩湘子》)是明末杨尔曾编撰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明代天启年间。

        全书以韩湘子度韩愈夫妇成仙为轴线,情节曲折,波澜起伏,线索清晰。湘子用尽心计,几经波折终于度一家人上山修道。这说明放弃官职、丢下富贵、超脱尘世是极其不易的,也是常人所做不到的,显示了道家之高超。小说想象奇特,具有浓厚的神奇色彩。


作品名称:韩湘子全传

作    者:杨尔曾

创作年代:明末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一、内容简介


        书叙汉丞相安抚生女灵灵有才貌。及长择婿,欲其封一品夫人,愿嫁首相为继室。汉帝欲赐婚皇侄,亦封一品,安抚坚不允。帝怒,罢职发配。灵灵被强婚摔不动,郁郁而死,投生为白鹤,摔不动转世为香獐,均在雉衡山修炼,已历数百年。至唐宪宗时,白鹤受钟离权、吕岩点化,投生为昌黎县韩会之子,乳名湘子。幼丧父母,由叔韩愈抚养。及长,娶学士林圭女芦英。湘子又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道,韩愈怒斥之,因遁至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为八仙之一。湘子屡次化形,度其叔,终不悟。后韩愈官至礼部,因谏迎佛骨,被贬至潮阳,路经蓝关,雪拥不前,湘子出而点化,护送至任。潮阳有鳄鱼为患,韩愈作《祭鳄鱼文》驱之,湘子施法相助,鳄鱼遁去。宪宗闻之,悟韩愈冤,欲召回复职。韩愈伪死不赴,遂人卓韦山学道。其妻窦氏与侄媳芦英亦被度在江西麻姑庵修行。林圭因感韩愈全家遭遇,辞官回乡,亦往卓韦山修行。后韩、林两家皆得成正果。


二、创作背景


       韩愈晚年写的《论佛骨表》,集中地反映了他反对佛教道教的鲜明立场。然而由此触怒了唐宪宗,后经裴度、崔群力救,贬为潮州刺史。但在同时,韩愈又常同僧侣道士来往,关系密切,后来有些笔记小说记载韩愈晚年喜欢“服食养生”,因误食火灵库鸡中毒而身亡,这说明了韩愈思想的复杂性。关于小说主人公韩湘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晚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北宋初年李防编撰的《太平广记》、北宋中期刘斧的《青琐高议》皆有较详细的记载。《韩湘子全传》根据韩愈有关生平事迹和韩湘子成仙的传说捏合而成。

       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由民间故事演化而成的小说,主人公多为宗教人物,如《东游记》中的八仙、《玄帝出身志传》中的玉帝、《南海观音出身传》中的妙善以及《评演济公传》中的济公等等,都是以宗教故事为依托,《韩湘子全传》亦属此类。


三、人物介绍


韩湘子

       他本是湘江边的一只白鹤,食昌祖的仙丹而得人身,托生于韩愈兄韩会家。其母怀孕时,梦仙鹤街仙桃坠于怀,生后啼哭不止,至弥月时吕祖化为道人去看望,才住哭声。吕祖为之取名湘,小名湘子。但自此不言不语,形同哑子。不久父母双亡,靠叔父韩愈抚养长大。到十四岁时始开口讲话,虽不读书,却颖悟天成,写诗呈韩愈云:“不读诗书不慕名,一心向道乐山林。有朝学得神仙术,始信灵丹自有真”韩愈为之娶林学士女芦英,以期接续后翮,但他只同床而不同衾;盼他读书作官,光宗耀袒,请汉钟离和吕洞宾教他文武,他不学功名,只习长生之道韩愈将钟、吕驱逐,湘子随之从家逃出,至终南山寻二师。于路上经受了二师的种种考验,不为色欲动摇利害蛊露;到终南山后,又经受了二师的种种考验,不为色欲动摇、利害蛊惑。到终南山后,又经修炼,得成大丹,脱化凡胎,名登紫府,成为八仙之一。


韩愈

       字退之,本唐宪宗时文学家,他前生是玉帝殿前左卷帘大将冲和子,因在蟠桃会上与云阳子争桃打碎玻璃玉盏,被贬下界,托生于永平州昌黎县韩家。其兄嫂早亡,遗一侄湘子,由他抚养。他切望湘子读书成名,光宗耀祖,为之聘请汉钟离与吕洞宾教习文武,并娶林学士女芦英为妻。但湘子不喜功名,一心向道,他百般劝诫,湘子均不听,还逃至终南山修行,他因此憎恨僧道。湘子成仙后,奉玉帝旨意度化他,先助他南坛祈雪,后借祝寿一再相劝,他均视为旁门左道、欺人幻术,且恋高官厚禄,不肯回头。


四、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成功之处,主要是艺术地塑造了韩愈的形象。他汲汲于功名利禄,不仅躬身力行,而且一心要侄儿韩湘走功名富贵道路,跻身高官以后,更加笃行儒家之道,排斥佛老。由于谏迎佛骨,触犯宪宗,险遭极刑,后在林圭、崔群等大臣拯救下,贬为潮州刺史。作者从十九回至十二回,整整花了四回篇幅,详尽地展衍韩愈一路上的坎坷艰辛:风雪交加,山路荒凉杳无人烟,初时还想还乡东山再起;直到随从张千、李万被虎咬去,坐骑饥寒而死,只剩下独自一人,孤凄无依,思前想后,荣华富贵等于云烟,在此情况下,发誓“情愿修行,再不思量做官了。”遂勘破红尘,转而信道,入山修炼,最后成仙。韩愈由儒而道的转变过程十分复杂,却又自然,合情合理,形象真实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入世至出世的思想演变过程。


艺术特色

结构

      《韩湘子全传》结构紧凑,全书三十回,前八回叙述湘子成仙,第九至二十三回叙写湘子度化韩愈,后六回写湘子度化窦氏、芦英、林主,最后一回总结前因后果,点明“一人得道,九族升仙”的缘果,首尾呼应一气。全书文章奇诡,笔意纵横,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笔法。湘子成仙后回到韩府,初度韩愈,略显神通:用阳犀手帕盖在石狮子身上,葫芦内倾出一粒金丹,放在石狮子口内,含水一口,向狮子一喷,念念有词,右手一指,顿时变成一个金狮子。张千不信,凿下金狮子一只脚爪,仔细一看,“里面比外边更紫黄三分”(十一回),惊得窦夫人、张千目瞪呆。韩愈寿诞,湘子作诗、唱道情多次劝度,显弄神通:口吐腌,犬吃后立刻变成仙鹤,对人头点,应对作诗;丹田气海变出仙羊,也会吟诗作歌。小花篮,三百六十五份馒头装它不满;小葫芦,十数寿酒灌它不盈。涉地府,除去名籍,勾销官禄;献名画,八洞仙姬侑酒讴曲。造逡巡酒,天边甘露,紫府琼浆;开顷刻花,瓣生金字,预示前程。办寿筵,天上珍肴,瑶池玉液;影墙上,赶走麒麟,铺排仙境,变化番僧,献佛骨于金銮;巧设陷井,贬韩愈赴潮州。风雪阻路,蓝关道上备尝艰辛;划地成河,艄公摆渡,暗含讥讽。美女庄招赘,绷吊松梢,羞惭满面;砍柴夫指路,语言藏锋,惊吓万分。化渔夫,涧下垂钓露讥诮;扮牧童,山中寻牛含讽谏。变猛虎,拖咬张千李万;惊韩愈,上吊自刎不成。冻死坐骑,韩愈更孤凄;安身茅屋,始信有神仙——情节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和艺术想象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不及暇思。有的来自志怪传说,有的沿袭历史记载,丝毫无重复累赘之感。这些描写并非一味荒唐怪诞,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可以理解并给人以启迪。 

语言

       全书运用通俗流畅的吴越方言俗语、成语和双关语、拆字法等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明了。如十九回的“渡人”(度人)、二十回的“寒鱼”(韩愈)、“寒退枝”(韩退之)利用谐音形成双关,二十三回拆“韩”字为“卓韦”,拆“湘”字为“沐目”,自然妥溜,具有一定的审美越味。


人物形象

       首先,小说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叙事结构,将韩湘子的形象也叙述得完整而系统。

从历史流变来看,韩湘故事经历了由简单到丰富的增饰过程。如元杂剧有《韩湘子三度韩退之》《韩湘子三度韩文公》,明传奇有《韩湘子九度文公升仙记》等作品,而小说不仅详细描写了韩湘子十二度韩愈的过程,还运用了大量篇幅铺叙了湘子的前世今生、苦修得道以及度化婶娘窦氏和妻子林芦英等情节,内容涵量大大增加。韩湘子的形象也因此而丰满了起来。

       其次,小说对韩湘形象的整理、塑造,为八仙故事的系统化做出了贡献,也丰富了明清神魔小说的人物形象序列。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上,也深受《西游记》等书的影响,如韩湘子成仙前是一只白鹤,逍遥自在;成仙后神通广大,出入三界,无所不能。这与《西游记》物性、神性、人性相结合的塑造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五、作品评价


       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建波:道教人物演绎道教故事,《韩湘子全传》的创作主旨和创作目的当然在于宣扬道教与道教观念。小说通过韩湘子一人得道全家成仙的故事,集中地否定了包括功名、事业、家庭、亲情等在内的人生的全部意义,突出地体现了超越浮生、及早修行、以求成真的宗教真理。小说不但在全篇的故事描绘中全面地无所不在地渗透和贯穿着这种宗教性的创作意图,而且还用许多使人感到烦腻的诗词曲子来赤裸裸地进行这种宗教说教。


六、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天启三年(1623)金陵九如堂刊本;明天启武林人文聚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步月楼刊本;清光绪十万卷楼石印本;上海沈鹤记书局石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金陵九如堂刊本,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影印武林人文聚刊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92年中州古籍出版社“话说隋唐小说丛书”排印金陵九如堂刊本。


七、作者简介

       杨尔曾,字圣鲁,号雉衡山人,又号夷白主人,浙江杭州人。好编刊通俗书籍,编有《东西晋演义》《韩湘子全传》,刊有《海内奇观》《图绘宗彝》等。

       

                          目录

       

       序

       入话

       第01回 雉衡山鹤儿毓秀 湘江岸香獐受谴

       第02回 脱轮回鹤童转世 谈星相钟吕埋名

       第03回 虎榜上韩愈题名 洞房中湘子合卺

       第04回 洒金桥钟吕现形 睡虎山韩湘学道

       第05回 砍芙蓉暗讽芦英 候城门众讥湘子

       第06回 弃家缘湘子修行 化美女初试湘子

       第07回 虎蛇拦路试韩湘 妖魔遁形避真火

       第08回 菩萨显灵升上界 韩湘凝定守丹炉

       第09回 韩湘子名登紫府 两牧童眼识神仙

       第10回 自夸诩龟鹭罹灾 唱道情韩湘动众

       第11回 湘子假形传信息 石狮点化变成金

       第12回 退之祈雪上南坛 龙王躬身听号令

       第13回 驾祥云宪宗顶礼 论全真湘子吟诗

       第14回 闯华筵湘子谈天 养元阳退之不悟

       第15回 显神通地上鼾眠 假道童筵前畅饮

       第16回 入阴司查勘生死 召仙女庆祝生辰

       第17回 韩湘子神通显化 林芦英恩爱牵缠

       第18回 唐宪宗敬迎佛骨  韩退之直谏受贬

       第19回 贬潮阳退之赴任 渡爱河湘子撑船

       第20回 美女庄渔樵点化 雪山里牧子醒迷

       第21回 问吉凶庙中求卜 解饥渴茅屋栖身

       第22回 坐茅庵退之自叹 驱鳄鱼天将施功

       第23回 苦修行退之觉悟 甘守节林氏坚贞

       第24回 归故里韩湘显化 射莺哥窦氏执迷

       第25回 吕纯阳崔家托梦 张二妈韩府求亲

       第26回 崔尚书假公报怨 两渔翁并坐垂纶

       第27回 卓韦庵主仆重逢 养牛儿文公悟道

       第28回 墨尿山樵夫指路 麻姑庵婆媳修行

       第29回 人熊驮韩清过岭 仙子传窦氏玄机

       第30回 香獐幸脱离水厄 韩林齐证圣超凡

       

          

       

       

       

       序

           方玄黄之剖也,混元一气,酝酿开先。天地得之以贞观,日月得之以贞明,星辰得之以贞朗,雷霆得之以发声,霞云电火得之以流光,草木得之以华实,鸟兽得之以为声音毛质,虫鱼得之以为鳞介蠕动。或鶱而飞,或耎而行,或五色绚耀而八音鸣和,以至龟以善息,历世长存;鹤以藻神,冲霄遐飞。非是气能使之哉!然山以是而恒峙,水以是而恒流,而山水时有崩溃溢涸者,以气时有滞郁而不通也。人得是气,并生两间,有以御之,则玄都配极,绛节高居。若失其御,则如丧将之兵、朝露之雾,委顿枯槁,荥而且死。欲望长生得乎?故曰:共工不触山,蜗皇不补天。乃世有号为神仙者,聪明得气之先,玄微穷气之妙。机变化化,浑万象以冥观;道极生生,控六龙而灵矫,觉广劫之大梦,辟群愚之重昏。是以翩翔九有,苦海静滔天之波;容与八埏,疑山息炎崐之火。乘翠凤于丹丘,踪神奇而超世;驭斑麟于玄圃,迹稀有而越人。朝游圆海,夕宴方渚,绝粒茹芝,后天不老。譬如峰峦岭岛,木耸翠而不凋;苑囿园林,草长荣而秀植也。爰稽赤牒,发金记于五图;夷考紫文,泄丹经于九籥。

       

           有仙湘子,系出昌黎,际唐宪宗之盛时,为韩文公之犹子。术解三真,方明八石;外珍五曜,内守九精。云装解黻,驯登无上之仙梯;烟驾飞凫,圆证一真之道果。第名不载于家乘,事不外于传记,阅公之文集,有祭十二郎文而无其人;参公之题咏,有云横秦岭句而虚其目。只以朦师瞽叟,执简高歌;道扮狂讴,一唱三叹。熙熙然慊愚氓村妪之心,洋洋乎入学究蒙童之耳,而章法庞杂舛错,谚词诘屈聱牙。以之当榜客鼓枻之歌,虽听者忘疲;以之登骚卿鉴赏之坛,则观者闭目。

       

           今之传湘子者,岂有得于神气之奥,因驾长年之永辙,而托湘子以宜泄其梗概耶?抑果有是湘子而借其事以吐胸中之奇耶?仿模外史,引用方言,编辑成书,扬榷故实。阅历疏窗,三载搜罗。传往迹,标分残帙,如于目次;布新编,文章奇诡,笔纵意宏。识记博洽,锋毫藻振。溯灵毓于雉衡山,源原有自;夺胎气于白鹤侣,化育无穷。脱轮回而名高星相,强合卺而永证无生。洒金桥,候城门,头头见道;砍芙蓉,化美女,在在传神。真火馘妖魔,知丹炉之能守;牧童识神仙,见道情之动人。点化石狮,祈求瑞雪,显神通之广大;手招龙圣,足驾祥云,昭变幻之周圆。善养元阳,雪地鼾眠非浪迹;逍遥地府,情缘摆脱是良因。迎佛骨于禁中,如来显化;渡爱河于半路,美女醒迷。卜身世之吉凶,驱鳄鱼之凶暴;苦修行而有益,归故里以还真。托梦求亲,一枕黄粱犹未熟;假公报怨,三人成虎竟罹灾。幸主仆之重逢,木公引路;喜姑媳之交勗,金母调情。人熊皈心听命,妖獐脱厄成神。析卓韦沐目之秘文,穷人天水陆之幻境;阐道德性命之奥旨,昭幽明神鬼之异闻。分合不相牴牾,首尾不为矛盾。有三国志之森严、水浒传之奇变,无西游记之谑虐、金瓶梅之亵淫。谓非龙门、兰台之遗文,不可及也。工竟杀青,简堪缥绿,国门悬赏,洛邑蜚声。

       

           时天启癸癸亥季夏朔日,烟霞外史题于泰和堂。

       

          

       

       

       入话

           混沌初分世界,阴阳配合成人。

       

           黄芽白雪几更新,乌兔回环不定。

       

           会见沧田变海,旋看松柏凋零。

       

           青牛白犬吠天津,转眼棋枰相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