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丹忠录》[明朝]作者:陆人龙
0 4
《辽海丹忠录》[明朝]作者:陆人龙_全集在线阅读 陆人龙
分类:古典小說類 | 收藏:0 | 评论:0 | 更新:2024-05-13 18:56:01 | 人气:0
《辽海丹忠录》、[明]陆人龙、在线阅读、君翼、丹忠录、翠娱阁、白话长篇时事小说、毛文龙、奴儿哈赤、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名著、中国古典小说百部、中国古典名著100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

免费阅读 加入书架 打赏作者

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

      又名《丹忠录》,存8卷40回。题“平原孤愤生戏草,铁崖热肠人偶评”。作者为陆云龙之弟陆人龙。明崇祯间翠娱阁刊本,尾署“时崇祯之重午翠娱阁主人题”,翠娱阁主人即钱塘陆云龙。正文卷端题“新镌出象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


《辽海丹忠录》是明代陆人龙著白话长篇时事小说。一名《丹忠录》。八卷四十回。题“平原孤愤生戏草,铁崖热肠人偶评”。成书于明崇祯年间。


小说集中笔墨歌颂海上民族英雄毛文龙。他多谋善战,屡立奇功,最后却衔冤被害。因为这是一部歌颂抗清英雄的作品,所以在清朝一直被禁。该书采用议论、叙事互补,散文、韵文相间的写法。


作者


      陆人龙,字君翼,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崇祯时著名的明清小说撰写者、评点者、刊刻者,在书中提名有“钱塘陆人龙君翼甫”、“钱塘君翼陆人龙”、“钱塘陆人龙”、“钱塘陆君翼”。此外,还刊刻了《禅真后史》、《清夜钟》、《翠娱阁评选皇明十六名家小品》等作品。


内容简介


      奴儿哈赤世居辽东建州,明初,其祖受封为酋长,万历间,都督王导作乱,其祖死于王事,辽东总兵李成梁怜之,将奴儿哈赤收养。万历末,因功授都督,渐有窥中原之心。其时承平日久,各堡额兵,半为将领隐占,不知战守,哈赤乃计袭抚顺,游击李永芳被擒,愿降,哈赤乃将女儿配给。辽东总兵张承胤以仓猝之师迎战,三万人马,尽皆覆败。朝廷用杨镐为经略,率援辽兵士十万出关,军声大振。杨镐不知兵,分兵四路进击,第一路总兵杜松,从抚顺关攻西,抵浑河,见水势甚缓,裸体先渡,欲轻兵深入。忽报有虏兵,杜松率兵砍杀,隔河之都司刘遇节恐,不敢渡河救援,杜松被围土山,中军王捷又乘机遁逃,致使杜松战死,兵符印信尽落敌手。时第三路总兵刘挺已连破五寨,孤军深入五百余里,而敌以所得杜松令箭绐之,言将合兵进剿,因中计身亡,杨镐大败。


哈赤攻下开原。朝廷闻报,擢熊廷弼为经略以代杨镐。熊廷弼选得八百人,急出山海关,信赏必罚,实心任事,辽事渐振。


       时有毛文龙,号振南,祖籍山西,其祖寄籍钱塘。文龙九岁丧父,博习百家,年三十,困于场屋,遂抛弃书卷,习射骑,有志边防。持母舅沈兵部书,驰入辽东因功授守备。熊廷弼识其为豪杰,上疏荐之,实授都司。熊廷弼于沈阳增修城郭,挑浚池濠,又复巡视沿边城堡。然终因不用情面,谤言纷起,只得告病求去。新任经略袁应泰秉性仁慈,尽反熊之所为,致沈阳城中混入奸细,里应外合,城陷敌手,辽阳城旋又攻破。


       其时附近- -带都已剃头归顺,只剩金、复、海、盖四卫,撄城自守。新任巡抚王化贞命毛文龙前往招抚以为奇兵,毛率二百敢死之士驾船出海,招得广鹿、给店、石城九岛二千余众,又得秀才王一宁为参谋,袭破镇江,擒获叛将佟养性之弟养真,朝野振奋。然孤军深入,援军不至,毛文龙只得渡江避入朝鲜地方。奴兵买通义州守将,潜地杀来,毛文龙以十七骑冲出重围,朝鲜国王遂将毛文龙送至皮岛屯扎。


皮岛乃形势之地,可战可守。翰林董思白等上疏表毛文龙之忠义,圣旨升毛文龙为总兵。毛文龙遂严格训练士卒,加强与附近各岛的联络,成星联拱卫之势,隐然成一海上重镇。毛文龙知转饷艰难,令兵民屯田开垦,又想出通商之法,取税以济军饷,凡来岛上的商人,均极体贴,平价交易。


      毛文龙因皮岛经营完善,足食强兵,意欲凭藉恢复全辽,遂命守备陈忠领精兵一千自旋城登岸,获樱桃涡、汤站大捷。闻奴酋欲乘冻渡三岔犯关,毛文龙派兵挠之,且自驾船七十二只,因大风,损失惨重,毛文龙船漏几危,得免。叛将刘爱塔思归国,禀帖与毛文龙,欲举金、复、盖三州内附,事泄,而派往接应之张盘,以五百人乘夜攻取金州城。毛文龙又派兵出击,使其东支西顾,相机杀敌,军声大振。闻佟养性欲打山海关,毛文龙乃八路兴师,乌鸡连捷,军声大振。其时朝鲜李综弑国王李晖,自立为王。毛文龙知其篡夺,然思皮岛依朝鲜为辅车,且恐为奴酋所乘,随为之具揭,请朝廷册立李综为王。朝鲜感其请封之恩,再无二心。


       奴儿哈赤见毛帅兵势强盛,与李永芳皆致书招降。毛文龙大怒,言但知有死,不知有降,将书固封,并来使解京,以释主疑。哈赤又差王时杰假降,毛帅推心不疑。及谋害毛帅事泄被斩。金州都司张盘收复复州,拟于旅顺南关岭建一重关,为敌所袭,张盘死节。


       奴儿哈赤带五万余众竟取宁远,巡道袁崇焕戎装执刀,往来督促,火攻败敌。毛文龙闻招,发兵直走辽阳,大张声势。奴儿哈赤恐断归路,乃退去。因患大痈身死,四王子探筹袭位。毛帅乘丧出哨,颇有斩获。毛帅又拯恤寒儒,立学附试,重延文脉。


       中外因奴儿哈赤新死,欲议讲和。奴子大王子与六王子乘机与朝鲜新义节度.使相结,扮丽人攻下铁山关,又向云从岛袭来。毛文龙与战,身中三箭,犹不敢懈。降夷欲举事,毛帅定计除之,又请旨移镇长山岛以逼虏。四王子率十余万人马分攻定远、锦州,满桂、赵率教等与战,大捷。毛帅起兵至沿海地方,奴兵恐为所算,乃退。


      其时叛将李永芳、刘爱塔与佟养性结仇,李、刘欲反正,暗与毛帅通音问,且劝大王子、六王子与中国通款,除四王子。不料李永芳病死,刘爱塔只得投毛帅,事遂沮。


       督师袁崇焕到关半年,以防奸细为由禁海,且要东江之粮俱由关门起运,道路迂远,毛帅以为不妥,移文督师,备言自登、莱发运及通商之便,又自往登、莱催取所欠粮草。袁崇焕亲来双岛会议,与毛文龙商略进取之策,极其欢洽。乘毛文龙不备,突以冒功冒饷、说谎欺君为由,取上方剑斩毛文龙,将东江兵分为四协。奴酋闻知,分三路入围遵化,赵率教战死,城陷。圣旨催袁崇焕进关,屯兵德胜门外,因失机坏事,革职拿禁。形势严峻,内阁以为东江牵制之师,其兵堪用,孙承宗行文副总兵陈继盟相机前进,毛帅各部莫不欣然,愿完毛帅不了之心,完毛帅未定之局。


作品目录


第01回 斩叛夷奴酋滥爵 急备御群贤伐谋


第02回 哈赤计袭抚顺 承胤师覆清河


第03回 拒招降张旆死事 议剿贼杨镐出师


第04回 牙旗折报杜松亡 五星斗兆刘挺死


第05回 作士气芝冈斩将 死王事台失自焚


第06回 振南出奇毒虏 芝冈力固全辽


第07回 易经臣祸产亡辽 收降夷谋疏覆沈


第08回 侍御骂贼殉节 两贤杀身成仁


第09回 款西夷牵东虏 抚南卫固西河


第10回 遍巡岛屿抚穷民 夜战镇江擒叛将


第11回 避敌锋寄迹朝鲜 得地胜雄据皮岛


第12回 刘渠力战镇武 一贵死守西川


第13回 广宁城叛将降奴 松山堡监军死义


第14回 群贤忧国荐才 奇士东征建节


第15回 陈方略形成聚术 分屯驻势合联珠


第16回 大屯田战守兼行 通商贾军资兼足


第17回 毛帅规取建州路陈忠首捷樱桃涡


第18回 大孝克伸母节 孤忠上格天心


第19回 张盘恢复金州杜贵大战满浦


第20回 亮马佃官兵破贼 牛毛寨虏众再衄


第21回 铁山八路兴师 乌鸡连战破敌


第22回 属国变生肘腋 帅臣势定辅车


第23回 王千总腊夜擒胡 张都司奇兵拒敌


第24回 皇恩两敕褒忠 偏师三战奏捷


第25回 天神顿息邪谋 急雨尽消贼计


第26回 建重关朱张死节 遏归虏茂春立功


第27回 圣眷隆貂珰远使 朝鲜封唇齿势成


第28回 宁远城火攻走贼 威宁海力战牵奴


第29回 官军奇挠毙奴 裨将潜师获虏


第30回 亟拯恤寒儒生色 请附试文脉重延


第31回 有俊自刎铁山关 承禄扼虏义州路


第32回 除民害立斩叛将 抒丹心缚送孤山


第33回 请镇臣中外合力 分屯驻父子同功


第34回 满总理宁远奇勋 赵元戎锦州大捷


第35回 疏归不居宠利 奏辨大息雌黄


第36回 奇间欲疏骨肉 招降竟溃腹心


第37回 改运道计锁东江 轸军民急控登镇


第38回 双岛屠忠有恨 东江牵制无人


第39回 后患除丑虏入寇 大安失群贤靖节


第40回 督师顿丧前功 岛兵克张先烈


创作背景


       明朝末年,东北亚地区形势错综复杂,明廷对地处东北的蒙古、女真各部族采取羁縻的统治策略,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将其纳入中央王朝的管理,加强经贸往来,达到安抚边境的目的,然而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蒙古与女真、女真各部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奉明廷为正朔的朝鲜王朝与女真也不时因领地纠纷爆发战争。万历抗日援朝战役之后,明廷在辽东的军事力量受到打击,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能力有所削弱。努尔哈赤趁机统一建州各部,征服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诸部,打击蒙古势力,在辽东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地方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王,国号“大金”,1618年起兵反明,连破抚顺、清河等要塞,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击败明廷与朝鲜、叶赫部组成的联军,开启了与明朝分庭抗礼、逐鹿中原的道路。面对紧张的军事局面,明廷不断走马换将,希图保住宁远防线,阻止后金继续西进的脚步。这一时期,毛文龙从辽东巡抚王化贞标下的一名练兵游击,因战功不断获得升迁,率领部众占据皮岛(今朝鲜椵岛),收罗散兵难民,联系朝鲜,频繁袭扰后金政权,对其形成了牵制作用。然而由于明朝军事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毛文龙于崇祯二年(1629年)被蓟辽督师袁崇焕诛杀。后金军于同年十月取道大安口等处进入关内逼近京师,明廷统治岌岌可危。1630年袁崇焕以“与后金军议和、擅杀大将”等罪名被诛于北京,《辽海丹忠录》正是基于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撰写的。


      陆云龙创作此书时看过“自万历十八年至崇祯元年,不下丈许”的邸报,还看了数十种朝野史籍。


      该书序署“崇祯之重午翠娱阁主人题”。崇祯三年(1630)为庚午,故可定该书写成于崇祯三年五月之前。


人物介绍


毛文龙的先祖寄籍杭州府钱塘县,文龙年少时也曾热衷功名,后弃文从武,有志边防,告别寡母妻子,驰入辽东,报效于军前。随着明廷在辽东战事中频频失利,损兵折将,杨镐因萨尔浒之战指挥失当被朝廷撤换。熊廷弼走马上任后,发现担任叆阳守备的毛文龙“有心机、有胆量、有作为”,打算委以重任,毛文龙在熊廷弼的提拔下开始登上辽东战场的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第三十八回“双岛屠忠有恨东江牵制无人”中,作者塑造了毛文龙一心为国、大公无私、慷慨就刑的正义形象。


主题思想


      《辽海丹忠录》中除了为毛文龙“颂功”、“辨冤”外,还涉及很多现实性内容,这也是全书思想性较强的部分。


       首先,强烈控诉了后金的侵扰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们每到一处,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如攻陷清河之后,“百姓万余人,强壮的都被他驱迫从军,老弱的尽皆杀害,妇女有颜色的带去,老丑的也将来杀害。自三岔堡至孤山堡,堡墙尽皆拆栅,房屋尽皆烧毁。……人民闻风逃散,抛家弃业,哭女呼儿”。书中此类的描写尚有多处,令人义愤填膺。


      其次,生动描述了当时明军腐败、屏弱不堪战的情形。作者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政治制度,“无奈武官常受制文官,只顾得剥军奉承抚按司道,这些抚按养尊,不肯做操切的事,边道一年作一考,只顾得望升,得日过日,那个实心任事”,如此将领率领下的军队自然毫无战斗力,“只是成平日久,各堡额兵半为将领隐占。便有几个,也不晓得仔么是战,仔么是守。身边器械,无非是些钝戟锈刀,见几个贼人来,掩一掩堡门,放一把火,竖一杆号旗,便了故事,这原是不堪战的,却亦不堪守”。 [6] 




艺术特色


议论

      这部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中的议论较多,每回都针对一个问题发表议论。如第七回写熊廷弼实心任事却因谤辞职,辽东防线毁于一旦,解剖了“当事者易,任事者难”这种现象;第十三回分析熊、王之争时说:“做官的,处事不可雷同,随人脚跟,更不可和衷,各生意见”,以致党同伐异,反因争论而误国,认为熊、王“把这一段灭贼机锋意气都移奏疏口角上”。这些议论都较有见地,切中了当时明廷的弊病,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即评语和正文的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眉批和尾评是整部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回末评语常常针对小说所描述事实进行概括,并进一步引中出评者对国事和时局的意见。


语言

       小说的语言也颇有特色。其叙述性语言生动诙谐,明白如画,如其描写内使阅视水操场面:“初时惊涛一片,列屿如星,也不见一船一人,只听得一声炮响,四下相应,战船岂止千余,或分或合,恰翔螃泛鸥一般轻快,一般也摆几个阵,阵完只见一声炮,各锐齐放,火器烟焰冲天,及至烟消焰熄,海面仍是一片波涛,并无船只,大是奇幻”;其议论性语言亦多简洁、通俗,颇能达意。作者运用传统的骄散夹杂的手法以骄语描写战斗场面,也颇凝炼传神;诗词运用也能符合场景,感情充溢。


出版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崇祯翠娱阁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翠娱阁刊本,1989年辽沈书社排印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