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煮酒论英雄

图书:《隋唐败家子》 | 作者:东方轩 | 更新:2020-11-30 23:39:51 | 人气:0

战场统计用了整整两日,才算粗略计算完毕。

此战隋军被歼灭兵力达200000出头,还有30000俘虏。

收缴各类军需物资无数,几乎将整座新城堆满。

俘虏和半数军需物资,连夜送往武威城,作为战略储备。

与此同时,李萧天下令立刻修复城墙,补充防御力量,同时立即换防休整。

大批士兵被送往武威的大后方,精神饱满的士兵从西域浩浩荡荡驻防到新城。

短短半个月而已,一座崭新的新城屹立在河西走廊咽喉要道,洛水会满血复活。

府邸内,李萧天正在举行盛大晚宴,宴请诸位洛水会的兄弟。

除去必要守城的将领,其他重要人物基本上到齐。

而且在宴会开始前,李萧天刚刚得到密报,裴矩已经成功在朝堂站稳脚,并且被杨广重用。

程咬金啃着鸡腿表示无法理解,他哼哼道:“这个裴矩倒是有点手段,回去朝廷竟然还被重用。看来杨广长期糊涂,偶尔还是清醒的。如果连裴大人这样的好人都不放过,那隋朝就真的要亡国了。”

“依我看呀,是大帅的那张兵力布防图起了作用。如果不是那张地图作为投名状,裴矩只怕脑袋已经搬家。”王伯当提出不同意见。

李萧天却摇摇头微笑着说:“其实杨广并不想留裴矩,那张兵力布防图也没有任何用处。是因为我们此次的大胜,让裴矩还有利用的价值,所以杨广暂时留下他。”

“裴矩还有什么利用价值?”秦琼问。

李萧天一杯美酒下肚,缓缓说道:“我们此次击败韩擒虎300000大军,整个大隋举国上下震动,比攻打高句丽失败还惨烈。杨广肯定会再派兵马征剿,而裴矩常年经略西域,又和我共过事,自然有利用的价值。”

“难道下次朝廷派兵征剿,裴大人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王伯当倒吸一口凉气。

他倒是不在意裴矩的那点兵法韬略,在李萧天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只是李萧天素来敬重裴矩,会不会在战场上有意无意放对方一马呢?

李萧天沉吟片刻道:“如果朝廷还有精力来征剿我们,那么裴矩肯定会作为随行向导,最终在战场上和我们站在对立面。”

“大帅你不会心软放过他吧?”王伯当试探着问道。

“谁站在我的对立面,都是敌人都不可饶恕。”李萧天淡然说道:“不过我认为,杨广再也没有精力讨伐我,中原之乱就会让他手忙脚乱。”

中原之乱?!

这个提法非常新奇,是在场所有人第一次听说,同样也是李萧天第一次说出口。

虽然大家都知道杨广乱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但到目前为止,隋朝还是非常强大,对外扩张领土,显示出强大的肌肉。

内乱,从何说起呢?

李萧天不慌不忙吃了两块卤牛肉,细细咀嚼品味后,缓缓开口道:“原本杨广暴政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但因为隋朝的强大,让很多心怀不满者敢怒不敢言。”

“我明白了,这次我们洛水会轻而易举击败朝廷几十万大军,很多当世枭雄就会蠢蠢欲动,想取而代之。”王伯当拍手叫好道:“那天下马上就要大乱,我们就有平安发展的机会。”

“大帅的意思是,那些被逼迫无法生活的百姓,终究会揭竿而起,最终搅得天下大乱是吧?”秦琼说道:“也不知道他们能够搅起多大的浪花,给我们营造多少和平发展的时间?”

李萧天回望挂在府邸屏风上的天下社稷图,微微一笑道:“光是百姓农名起义,的确搅不起多大的风浪。不过那些隋朝的权臣,那些有势力的野心家,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野心家,到底是那些人?”王伯当挠挠头皮,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悟不出到底是谁。

李萧天深谙历史,自然知道是哪些野心家。

他冷哼道:“虽然野心家会搅乱天下,但导火线肯定农民起义。”

“那大家猜一猜,到底是谁最先发动起义?”程咬金顿时来了精神。

“我猜是东南沿海的渔民,杨广颁布禁渔令,宣布沿海资源全部收归国有,让百姓断了生路,自然要揭竿而起。”王伯当双手抄抱,充满自信地说。

秦琼却摇摇头道:“我认为应该是京杭大运河沿途的百姓,他们被官府逼迫下苦力,家破人亡者众多,肯定会拉起旗帜反隋。”

“我认为呀,有可能是他身边的人。”程咬金表情神秘地说道:“这个杨广的皇位来路不明,杨坚死得不明不白,其他皇子更是被屠戮殆尽。肯定有人对杨广不满,肯定会想办法弄死他。”

尤俊达狠狠将酒盅砸在地上,意气风发地说:“要不我们第一个反隋,杀到长安城,把杨广小儿拉下龙椅,让大帅坐上去,岂非更好?”

这个提法获得了在场大多数人的赞同。

反正隋朝已经视洛水会为眼中钉,非要除之而后快。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接竿反抗。

可在酒精下刚刚赞同的人,立刻头脑清醒过来,又纷纷表示反对。

毕竟在这个时代,谁当出头鸟,谁就死得最难看。

像李萧天不过是经略西域,没有在击败吐谷浑之后立刻返回朝廷,就招来几十万大军的围剿。

若是选择竖起大旗明确反隋的话,还不被杨广举全国之兵灭掉?

所以在尤俊达冲动了一把之后,大家都恢复冷静,现场短时间陷入沉寂。

李萧天缓和了一下气氛,轻声开口道:“其实大家的想法都对,只是时机不对。”

“东南沿海的渔民虽然不能捕鱼,但还可以耕种和经商,生计没有立刻受到危害,并不会反叛。”李萧天逐一分析道:“京杭大运河的长度和广度范围相当大,因此受到祸害的百姓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短时间内不容易团结起来形成集体,因此也无法短时间内组织起义。”

“至于杨广的身边,潜伏着大量密探,包括神秘的幽兰教。”李萧天顿了顿道:“因此想在他身边搞反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